西昌“红色文艺轻骑兵” 打通党史学习教育“最后一公里”
2021-08-09 10:59 来源: 西昌市融媒体中心
举报

  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,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,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,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。如何把这百年光辉,百年伟绩深入浅出地讲给基层百姓,让父老乡亲都能入脑入心。西昌,独辟蹊径,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走出了一条“文艺+宣讲”的新路子。

  抽调文艺“精兵强将” 组建“红色文艺轻骑兵”

  这是一支特殊的宣传队,他们走村入户,穿山越岭,把党史知识穿插到一场场生动活泼,有声有色,有滋有味的红色文艺节目中;这也是一支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宣传队,他们深入生活,扎根人民,让党史教育在文艺之美的潜移默化中走入“寻常百姓家”“声入群众”。

  礼州镇田坝村,一片写满红色记忆的土地,红军长征过西昌曾在这里住过六天。尽管大雨滂沱,地面湿滑,可在红军长征礼州会议会址所在的田坝村,依然人来人往,热闹不已。红军广场上,西昌市委宣传部组建的“红色文艺轻骑兵”党史教育宣讲队正在进行演出。一曲曲红色歌曲响彻广场,一支支应景的舞蹈在雨中演绎着红军长征过西昌的故事。没有绚丽的声光电舞台,没有华丽的服化道具,演员与观众在同一地平线上,随着歌声、舞蹈同频互动,党的声音和关怀就在耳畔。

  尽管所去乡镇路途遥远,近期天气变幻莫测,但演员们依然将最美的歌声和舞姿,最好的笑容和精神面貌带给基层的父老乡亲。连日来,这支“红色文艺轻骑兵”的足迹已遍布西昌大小的乡镇、村组,不论是山头林间、场坝晒场、房前屋后,不管是刮风下雨,还是烈日炎炎……“红色文艺轻骑兵”的演员们不拘舞台,不限场合,架起话筒,就地起舞,一场场生动又别样的党史宣讲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着。

  阿七镇白塔村是一个典型的彝族聚居村,听完《情深意长》和歌曲背后“彝海结盟”的长征故事,有着28年党龄的彝族老党员马德祥感触颇深。他说:“村里的党员和村民大多都是彝族,文化水平有限,传统的说教式党史学习教育大家都听不懂、学不通,通过歌声舞蹈,灵活地穿插党史知识,很接地气,也更能够让大家入脑入心。”

  “载着党史”翻山越岭 党的声音浸润心田

 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,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回望过往的奋斗路,眺望前方的奋进路,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、总结好,把党的宝贵经验传承好、发扬好。

  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,今年以来,西昌成立了15个宣讲团,以及9支特色宣讲队(“银发先锋”宣讲队、“红领巾”宣讲队、红“新”宣讲队、脱贫攻坚宣讲队、基层理论骨干宣讲队、“红色文艺轻骑兵”宣讲队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宣讲队、红色电影宣讲队、云宣讲队、基层宣讲分队),“载着党史”翻山越岭,走村串户,进彝寨,到农户……用群众愿意听、听得懂、能践行的方式,把党的百年奋斗历程、红色经典故事等宣讲带到田间地头、社区广场、校园讲堂。

  在9个特色宣讲队中,“红色文艺轻骑兵”宣讲队是氛围最为活跃,形式最为灵活,现场最为轻松的一支队伍,有别于千篇一律“说教式”的党史教育,不同于笔抄手写的刻板学习,“红色文艺轻骑兵”走进基层、深入群众,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形式,以文艺辅学史,以文艺促学教,歌唱到哪里,舞跳到哪里,党史学习就开展到哪里。“以天为幕布,以地为舞台”,讲好每首歌的故事,回顾红色激情岁月,唤起大家对党的感恩之心,与百姓“打成一片”,打通了党史学习教育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 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,百年初心历久弥坚。接下来,这支高质量的“红色文艺轻骑兵”还将继续走遍西昌山山水水,将党的声音传递下去,让党史学习教育浸润每个西昌人的心田。

网友评论
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我司立场
发表
相  关  推  荐
换一换
推荐阅读